国家级监测项目-异尖线虫病监测在烟台蓬莱市和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相继开展
本文分类:中心动态 浏览次数:1758次浏览 发布日期:2019-10-24 11:05:00
为摸清海产品感染状况,寻求降低异尖线虫病潜在危害的策略,近日,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专家一行3人赴烟台蓬莱市和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开展了国家级监测项目海产品异尖线虫病调查。调查前,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专家对全市参加此次监测项目的疾控中心和临床专业工作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调查人员到某码头购入渔民刚捕捞上的黄花鱼、偏口、刀鱼、鲅鱼、鲳鱼等市民经常食用的海产品进行采样检测。县市两级疾控中心专门抽调骨干人员,全程参与此次调查。最终在部分海产品中检出数量不等的异尖线虫,其中多数聚集于鱼类内脏。
异尖线虫采样现场
人类由于食用生的或未经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Ⅲ期幼虫的海鱼或海产软体动物可感染异尖线虫病。该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破坏消化道和导致过敏。异尖线虫可在消化道内移行,甚至钻入消化道内壁粘膜,易造成消化道严重损坏,表现为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
随着生食海味人群的增加和渔业、旅游业的发展,感染异尖线虫的潜在危险性增加,异尖线虫检出部位以胃肠道、肝脾常见,偶见肌肉。
专家建议,生食海产品或食用火候轻的海产品时要注意原料的卫生,不要图一时的“口?!倍米约旱慕】凳艿酵?,海鲜一定要煮熟煮透方能安全食用。生熟菜板要分开,洗过生鱼的水池尽量用热水浇烫后再洗菜,以免交叉感染。